陳誠生於1898年,比蔣介石小11歲,1960年他62歲,蔣已73歲矣,照旁人來看,他深受蔣的信賴,位居中華靜電除煙機民國副總統,又兼行政院長,幾乎是蔣之後的鐵定接班人,而他從不作此想。這年7月21日,他見蔣,蔣以今後國家重任見托,他卻告以對政治原無興趣,「奉命由從軍改為從政,徒增總統負累及憂慮,內心歉疚,實無以自解,常感如能死在總統以前是幸福。」由他當天的日記可知,此話決非隨便說說。他接著寫下了這些話:

「此次談話,深感總統對於余之期望似甚切,但對餘之疑慮實太深。如提及前年與胡適之、王雪艇、蔣夢麟、梅貽琦等出遊,渠所以決心連任第三任總統,因此等政【治】只有渠可以對付,並說我有組織等等…」。【《陳誠先生日記》(二),國史館2015年7月,1247頁】

蔣介石提及他與胡適等人那次出遊,是在1958年6月3日,他在日記中記載:

「十一時,偕莫德惠、胡適之、王雪艇、李濟、梅貽琦、羅家倫夫婦等,參觀石門水庫,余與胡適之同車,談培植人才五年計劃及經費之籌畫,適之希望由政府向美援交涉。」【同上,885頁】

蔣敲打他,說他「有組織」,就是怕他與這些有影響的人走得太近,形成自己的勢力。何況他與胡適等人一起出遊,還不止這一次。1959年1月15日,他與蔣夢麟、胡適、王世傑(雪艇)、梅貽琦一起出行多日。1月18日,他們在高雄,晚飯後胡適提出廢黨救國、特務等問題,他跟蔣夢麟、王世傑還分別予以說明。當天他在日記中說:「晚飯後談話,適之複提『廢黨救油煙分離機國』,餘等予以解釋實際情形後,想胡或能瞭解,而不再提此一問題也。」【同上,1004頁】

「廢黨救國」,胡適已不是第一次提出,1958年5月26日晚,他約胡適、陳雪屏、蔣經國便餐並談話時,胡適就有這樣的說法。

他與胡適等人交往中,始終很謹慎,也未見他受他們的觀點影響。但還是有風言風語傳入了他的耳中,1959年2月13日,他就從立委張九如那裡得知,有人批評他上月偕胡適、蔣夢麟、梅貽琦、王世傑四博士至台中、台南,等於「四皓」。【同上,1016頁】當時,他或許還未意識到這些交往會引起蔣的注意。

他是個謹慎而克制的人,對蔣自有相當瞭解。1959年9月4日,王世傑與他談到總統連任的問題,在美的中國人有兩種主張,駐聯合國大使蔣廷黻支持他任總統,並說蔣廷黻問過蔣介石,蔣介石回答大家幫忙辭修(陳誠字辭修)。他笑著說:「廷黻太天真,不瞭解政治行情。」【同上,1094頁】他也從不作此想,甚至沒有想過在蔣之後接班的事。「常感如能死在總統以前是幸福」,決非說說而已,而是對殘酷的權力一種深深的恐懼。他的謹慎從他堅決拒絕去參加阿根廷總統就職典禮可知,1958年3月31日到4月5日,蔣介石先後通過葉公超、張群,並親自勸他出國,他始終不答應,其中緣由,他在2月3油煙處理機價格1日的日記中已說得很清楚,這件事,「徒使人招忌,於國家毫無裨益,何必去。」【同上,852頁】

1965年3月5日67歲的陳誠病故,此時離蔣介石謝世尚有10年,他總算如願以償,死在了蔣的前面,免去了心中的許多愁煩。1961年11月23日,他生病住院,宋美齡帶了鮮花、牛肉和麵包等來探視他,他告以因身體關係,「恐不能報總統及夫人之恩德」。 他在台灣這個政治舞臺上扮演的只是一個尷尬的角色,早些退場對他也不是壞事。在1960年的日記本最後他曾抄錄張厲生的一番話:

政治好比唱戲,

以唱戲做比,重要不在“什麼戲”,而在誰唱,唱得好壞;

不在對於戲詞、戲之情節內容,而重在表演。故政治者,表演也,藝術也。【同上,1302頁】

政治如戲,總會曲終人散。然,「常感如能死在總統以前是幸福」這一句台詞,迄今聽來依然令人沉痛、揪心。

B62861874C496B8B
arrow
arrow

    t5yywcpg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